全球汽车业九大生死局

买车优惠 动点时讯 2025-02-25 97174

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系统性重构”。

2月18日,美国知名律所Dykema最新发布的2025汽车趋势报告指出,在监管飓风、AI革命与供应链震荡的三重夹击下,九大关键战场将决定车企生死存亡。

Dykema汽车行业团队总监劳拉·鲍克斯(Laura Baucus)表示:“今年的调查表明,监管转变、供应链紧张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如何重塑汽车行业。”

据官网介绍,美国律所Dykema历史超98年,其业务覆盖汽车、生物技术、能源、知识产权诉讼等多领域,服务众多财富500强及各类企业,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本田北美公司等。

Dykema汽车团队地位显著,是律所核心业务板块,在美国汽车诉讼领域被评为全国前五的律所,曾四次荣获Law360的年度交通领域最佳业务团队奖,并在汽车行业法律事务中独占鳌头。

2025汽车趋势报告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是Dykema于2024年12月通过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向一批经过筛选的企业高管发放的调查问卷汇集而成。这些企业高管来自不同机构,包括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行业刊物与行业倡导团体,以及汽车领域之外的金融、会计和法律支持机构。参与此次调查的受访者涵盖了各类高管以及汽车行业顾问,他们具备多个法律专业领域的知识,包括政府政策、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调查参与者被允许每个问题最多选择三个答案,因此,各项百分比之和会超过100%。

01供应链

“如今,供应链相关的考量越来越成为企业制定战略时的重中之重。调查结果显示,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完善合同内容、努力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并且大力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Dykema成员Lisa A. Brown这样说道。

报告中的数据明确显示,行业内对于地缘政治和经济政策的担忧正与日俱增。在供应链这个关键领域,关税问题无疑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有71%的受访者把增加的关税列为来年对供应链影响最大的问题,而29%的受访者认为,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所带来的干扰,更是让这些挑战雪上加霜,使得采购和生产网络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些地缘政治方面的紧张局势,让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瓶颈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在众多担忧因素中,电动汽车生产的不稳定性占比48%,位居第二,而获取电动汽车电池材料的困难占比47%,这两个数据生动地描绘出了行业努力解决经济问题的现状。

另外,经济压力方面的因素占比25%,这又给行业增加了一层复杂性,迫使汽车行业的企业必须在成本管理策略和创新以及供应链韧性的需求之间仔细权衡。

除此之外,22%的受访者觉得供应协议面临着法律挑战,12%的受访者则认为全球供应链中对人权和劳工合规性的审查加强了,这两个因素正在改变汽车行业处理合同关系的方式。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同时保持运营的稳定性,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比如使用能增强供应链可视性的工具、让下游供应商更加多元化,以及重新谈判合同等。

02数据隐私和安全

随着汽车朝着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里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因为车辆的智能化和网联化程度越高,收集和传输的数据量就会大幅增加,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报告显示,有58%的受访者都表示,当下首要任务就是要适应新的网络安全法规和标准。

虽然勒索软件和敲诈勒索依然是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把它们视为重大担忧的受访者比例已经从之前的65%下降到了45%。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攻击占比37%和供应链漏洞占比29%。这两个新出现的问题让汽车行业不得不思考,到底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在与不良行为者的对抗中占据上风。

而针对车辆或物联网系统的网络攻击占比25%,以及对充电桩和无线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威胁占比28%,这些情况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领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传统组件中的安全漏洞占比8%,这个问题也越来越让人担忧,尤其是当那些较旧的系统很难满足现在日益互联环境下的安全需求时。要知道,系统的互联程度越高,支持物联网的汽车、车联网通信系统以及全球供应链所面临的被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目前,汽车行业的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各种创新策略,比如采用零信任架构、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防御措施,以及实施强有力的数据隐私保护措施,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产品、零部件以及企业自身的声誉。

03知识产权

在如今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知识产权对于汽车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汽车企业的创新成果,必须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算法现在越来越成为创新的关键工具,但这也可能会引发关于所有权的争议。报告显示,对知识产权盗窃占比49%和假冒零部件占比35%的担忧仍然很突出,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更是让这一局面变得更加复杂。随着人工智能在车辆自动驾驶、个性化定制和安全等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也在积极思考和评估,到底该如何保护相关的创新成果。

另外,像获取物联网技术专利占比30%以及解决联合研发项目中的所有权问题占比20%,这些情况都凸显了行业对于精密、创新且经过深思熟虑的知识产权战略的迫切需求。

汽车企业都在竞相为导航技术获取专利,占比19%,这无疑又增加了知识产权领域的复杂性,因为大家都想保护好那些可能会决定未来出行方式的突破性成果。

Dykema成员Thomas T. Moga表示:“合作确实能够推动创新,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知识产权框架,就很可能会引发纠纷。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必须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巧妙的执行才行。”

所以,无论是在错综复杂的专利领域中艰难前行,还是保护好商业秘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环境里,汽车行业都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只有在法律层面有清晰的界定,对当前国际知识产权格局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才能够保持住竞争优势。

04政府政策

汽车企业对于政府的干预其实并不陌生,但是2025年政策变化的广度和复杂性,很可能会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早在2024年12月Dykema开展调查的时候,就有80%的受访者把关税列为了2025年首要的政策关切点。后来,当美国考虑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某些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且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时,这种担忧就变成了现实,也引发了整个行业对于供应链策略和成本考量的深入讨论。现在,企业们都在积极评估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包括寻找采购的替代方案,以及密切跟踪政策的动态变化。

除了贸易政策之外,有47%的受访者指出,《通胀削减法案》中包括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激励措施有可能会被取消,这也是大家重点关注的领域。目前这些激励措施的有效期是到2032年,但是新的国会可能会在预算协调的过程中,尽快取消这些措施。所以,利益相关者们都在持续评估,一旦这些措施有调整,会对消费者的偏好和投资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监管动态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35%的受访者强调了《清洁空气法》(CAA)条款、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CAFE)标准和温室气体(GHG)法规预期会发生变化。

随着制造商要让自己的长期投资和不断变化的监管重点保持一致,排放政策的转变就成了一个反复被讨论的话题。同时,调查的受访者还指出,产业回流倡议占比25%、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法规占比25%以及国内能源生产政策占比23%,这些都是可能会对行业产生影响的领域。

05监管合规

高级法律顾问Jay D. Logel表示:“2025年注定会是汽车监管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政策方向会有新的调整,机构的权力也会有新的限制。”

从调查结果来看,华盛顿权力平衡的转变是受访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有65%的受访者把机构权力限制列为了2025年的首要担忧。

这种转变是由最高法院的多个案例推动的,比如2024年洛珀·布赖特(Loper Bright)案推翻了“谢弗林原则”(Chevron doctrine),这就为挑战那些越权的行政机构创造了新的机会,同时也改变了汽车企业应对合规问题的方式。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到底要不要监管新的自动驾驶技术,以及该如何监管。已经有42%的受访者把NHTSA对ADAS和null